引
最近分享欲旺盛,所以就多多分享啦。
接上一篇最后的预告:【书籍引读】如何创业呢?创业可以从社区开始
本篇的参考内容主要来自《如何阅读一本书》,再加上我自己的一些实践想法,希望可以给你带来帮助。
看书来源
在 b 站 看一些 up 主的推荐
- 俗女序诗:她的分享很有趣,做了很多期的
阅读分享
,推荐大家去看看,我在 L 站分享过 《东京八平米》 就是从她的阅读分享中看到的,推荐一期分享:阅读分享04|写作者剥开自己的伤口,是为了更多人的愈合。 - 牧云踏歌:会分享一些读书日记,另一种类的分享。个人喜欢什么书都看,所以看分享的种类也会多一些。
- 俗女序诗:她的分享很有趣,做了很多期的
L 站佬友的读书分享
- 最近看陀翁的书就是:喜欢挨骂的请去读陀
- 收集的一点书单:
朋友分享——有时候朋友之间会交流一下看书,聊一聊一些想法
- 比如:《人类简史》、《爱的艺术》
- 其他等等
书籍获取来源:
微信读书
:目前用这个最多,基本上要看的都能找到- z-library:微信读书找不到的就用这个找,然后上传微信读书看
读书方式
《如何阅读一本书》里面把读书分为四个层次:
- 基础阅读
- 检视阅读
- 分析阅读
- 主题阅读
没看这本书之前,自己大多数时候(可能很多人也是)都只是在进行基础阅读,再加上阅读纸质书自己写想法不方便,所以看了一本书就是看了,到最后很少会有东西留下,等同于没看一样。
在看了之后,自己会采用书中说的: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
。
不过,采不采用本书的做法,最终还是要看自己的目的,个人觉得能继续看书就已经非常好了。
自己做的一点笔记放到最后小节了,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,更多的内容,可以去读一读这本书。
未开始正式读
这个时候会采用《如何阅读一本书》里面的做法:使用检视阅读的略读
,来看自己对这本书是否感兴趣。
略读
- 先看书名页,看序
- 研究目录页,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
- 如果书中附有索引,也要检阅一下
- 如果那是本包着书衣的新书,不妨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
- 挑选几个看着跟主题相关的篇章看看
- 把书打开来,东翻翻西翻翻,念个一两段,有时候连续读几页,但不要太多。随时寻找主要论点的讯号,留意主题的基本脉动。
正式读
- 就是正常的读书,遇到有
感触的句子
,就写下自己的想法,最终同步到 Obsidian。可以看看我是如何使用 Obsidian 上手篇 管理这些。 - 读几章后,来 L 站写引读贴——以前写的一些引读贴:个人资料 - wyh - LINUX DO
读完后
读完后,主要有两个事情可以做一做:
1、有时候看需要动脑的书,读完感觉比较累了之后,往往在选择下一本书的时候,就会读一些轻松点的,以此来平衡读书的兴趣的高低
。个人认为这是一种比较好的生活态度,推荐大家也这样试试。
2、虽然有在读的过程中写一些想法,但还是需要读完后写一写自己对整本书的印象深刻处的感想(建议题目:从触动点开始,回忆起整本书带给了我什么?
)。
这样当你未来看到这段感想时,你很可能会很轻松的回忆起当初的思考,品味当时的心态。
这个时候,它也就成为了你回溯时间的魔法。
一点笔记
检视阅读
略读
- 先看书名页,看序
- 研究目录页,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
- 如果书中附有索引,也要检阅一下
- 如果那是本包着书衣的新书,不妨读一下出版者的介绍
- 挑选几个看着跟主题相关的篇章看看
- 把书打开来,东翻翻西翻翻,念个一两段,有时候连续读几页,但不要太多。随时寻找主要论点的讯号,留意主题的基本脉动。
- 粗浅的阅读
自我要求的读者
- 找出主题,作者是如何发展这个主题的
- 作者细部说了什么,怎么说的?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主要的想法、声明与论点
- 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?是全部有道理,还是部分有道理?
- 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?是否启发了你?启发点在哪里?
检视阅读需要回答的问题
- 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?
- 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?
- 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,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?
分析阅读
第一阶段: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(架构性)
- 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作分类。
- 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。
- 按照顺序与关系,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。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,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。
- 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,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。
第二个阶段:找出一本书到底在说什么的规则(诠释一本书的内容——诠释性):
- 诠释作者使用的关键字,与作者达成共识
- 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
- 找出作者的论述,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,以明白作者的主张
- 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,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。在未解决的问题中,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。
第三个阶段: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(评论性)
A.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
- 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,也能诠释整本书了,否则不要轻易批评。(在你说出:“我读懂了!”之前,不要说你同意、不同意或暂缓评论。)
- 不要争强好胜,非辩到底不可。
- 在说出评论之前,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。
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
- 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。
- 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。
- 证明作者不合逻辑。
- 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。
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
- 实用型的书
想象文学
- 要完成批评,客观指出哪些事件让你反感,不仅要说出哪些事件不喜欢的理由,也要有哪些事件喜欢的理由
参考
- 《如何阅读一本书》